在电影《满江红》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岳飞与完颜宗弼的后代,而今天,兰台将带大家了解华夏历史上一位著名奸臣秦桧及其后代的故事。
秦桧的妻子王氏,是宋神宗时期著名“三旨宰相”王珪的第四子王仲岏的女儿。王珪与王仲岏这对父子之间的关系,的确非常有趣。
王珪虽然担任了宋神宗时期的宰相,但由于他的庸碌无能,朝中许多人对他颇为不满,戏称他为“三旨宰相”。所谓“三旨宰相”,指的就是王珪在执政期间,几乎不发表任何个人意见,且每次见到皇帝时总是唯唯诺诺,言辞模糊。他总是回避具体的决策,表现得极为消极:“以其上殿进呈,曰取圣旨;上可否讫,云领圣旨;退谕禀事者,曰已得圣旨。”这段话出自《宋史·王珪传》,意思是,当皇帝与王珪商议政务时,王珪从不提出自己的见解,总是说“取圣旨”,一副顺从的模样,仿佛皇帝要怎么做都不重要。王珪的做派让人不禁联想起清朝道光年间宠臣曹振镛的“做官秘诀”——“多磕头,少说话”。
王珪的四子王仲岏,为避宋英宗讳,改名王仲山。王仲山在宋高宗时期曾任抚州知州,而在金军逼近抚州之前,王仲山竟然主动率城投降,这一行为让人更能看出秦桧家族与王珪家的相似之处。顺便一提,秦桧在掌权后“恢复”了已故岳父王仲山的官职和名誉。
此外,由于秦桧和王氏多年未育,秦桧在有亲兄弟的情况下,便收养了王氏哥哥王唤的私生子,改名秦熺,成为秦桧的继子。《宋史·秦桧传》记载:“熺本唤孽子,桧妻唤妹,无子,唤妻贵而妒,桧在金国,出熺为桧后。”因此,李清照也成为了秦熺的表姑。
在秦桧死后,秦熺立刻被朝廷解除所有职务,强制退休,并在秦桧去世的第六年去世。某种意义上,这标志着秦桧一脉的绝后,因为秦熺并非秦桧的亲生子,而是宗法上的继子。
秦熺有三个儿子,分别是秦埙、秦堪、秦坦。长子秦埙曾任南宋礼部尚书。秦埙的长子便是南宋末年著名的抗金将领秦钜。为了抵御金国入侵,秦钜宁死不屈,最终英勇就义。秦钜的两个儿子也与他一同殉国。自秦钜之后,再也没有关于秦桧后代的相关记载。
网上盛传,清朝乾隆年间的状元秦涧泉为秦桧的后代,且曾在岳飞墓前写过一副对联:“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不过,这个故事来源于《清朝野史大观》,这本书并非正史,许多内容都带有讽刺性质,因此不可作为史料依赖。更何况,秦涧泉本人曾明确表示自己祖上是秦桧的哥哥秦梓,并非秦桧的直系后代。
秦涧泉的诗集中有一首,诗中透露出他对“秦”姓的自豪:“金粉飘零野草新,女墙日夜枕寒津。兴亡莫漫悲前事,淮水而今尚姓秦。”这表现出他并不为自己姓秦感到羞耻。
然而,随着社会风气逐渐宽容,越来越多的秦姓百姓开始公开宣称自己是秦桧的后代,并且对于秦桧的遗像或遗迹发表独特看法。
2005年,江西九江岳飞母亲姚太夫人墓前的秦桧等奸臣跪像引发了秦桧后代的不满。当时,九江有关部门拨款修缮岳飞母亲的墓葬,并铸造了五名南宋奸臣的跪像,其中包括秦桧。新闻一经报道,许多岳飞的后代纷纷捐款,而一位自称是秦桧32世孙的南京教师秦良则公开表示反对,认为秦桧应该“站起来”,而不应跪在岳飞母亲的坟前。秦良还提到,秦桧在杀害岳飞时,岳飞的母亲早已去世,因此秦桧与岳飞母亲无关,不应跪拜。
另外,秦世礼,一位住在南京的老人,也自称是秦桧的后代,他并不反对祖先跪拜岳飞母亲,只是希望能与岳飞后代友好交流。
2008年,秦顺元老人曾邀请秦世礼到家中做客,希望通过交流历史,促进理解和和解。这一举动引发了广泛讨论,至今不知两位老人是否真正会面。